外匯存底 = 資產泡沫?Memo:這篇王志鈞的文章,把外匯存底的意涵交待得很清楚,寫得淺顯易懂!但對王伯達的"民國100年大崩壞"的主張是不贊成的但說不出個所以然。只表達資產泡沫 不等於 外匯存底過多。台灣長期管制匯率,主要就是出口導向的必然,這和韓國、大陸都一樣。重點是台灣的外匯存底全球前十名,但相對來說又是淺碟小型經濟。國內游資汛瀾,找不到投資方向,就只好去炒房地產,雖然王伯達的書名下得太招搖,但在十年內發生呢?近年房地產再起,相關的reit產品又開始出現不縉報酬率,誰會想...幾年前美國金融風暴是來自銀行貸款,而貸款正來自房地產。現在歐債危機反而造就美金強勢....資金流向美國房市,剛好為美國政府解套。美國這個國家還很年青,不得小看...它可是深知金錢遊戲的玩法!三年前看裒美國的,現在呢?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<外匯存酒店工作底與資產泡沫化?>最近市場流行討論一個話題,就是民國100年會否有資產泡沫化危機?這是個好問題!但如果把擔心資產泡沫化的原因,指向外匯存底激增,恐怕有點弄錯方向。正確的憂慮應該是:中央銀行如果干預新台幣匯率(如:企圖阻升台幣匯率而大量購買美元),並造成外匯存底增加時,因為央行一手大買外幣資產(如:美元),就會相對在國內市場放出等量的新台幣,故新台幣貨幣數量才會激增,並造成國內資產價格上揚。簡單說,央行干預匯率(且還必須是買匯阻升台幣),才會讓外匯存底增加,並造成國內貨幣數量過多。故外匯存底的增加,為央行干預匯率的結果,而不是泡沫經濟的元兇。若央行不干預匯率,讓熱錢自然流入台灣,則新台幣會自然升值,外匯存底也不會攀高。所以,我們並不能說外匯存底是造成資產泡沫的元凶禍首,而應該說央行過度干預匯率才會。這道理就好像感冒病菌入侵人體,會引發白血球激增來對抗病菌,然後造成發燒與體溫帛琉上升。我們不能說白血球過高是體溫上升的禍首,而應該說白血球跑去對抗病菌,才是發燒主因。但問題是:台灣的中央銀行若不干預匯率,放手讓熱錢流入台灣,結果會對台灣經濟市場比較好嗎?假如台幣因國際熱錢流入而大漲10%,從1美元兌換30元台幣,升值到1比27,這樣會對台灣的整體市場比較好嗎?簡單來說,當國際熱錢流入台灣時,我們可以有兩個選項:A.央行干預匯率,讓匯率維持1比30,並讓外匯存底增加,造成國內貨幣數量激增。B.央行不干預匯率,讓匯率升破1比27,讓外匯存底維持平穩,並讓國內貨幣數量維持穩定。A與B,何者為佳?要回答這問題,我們得先弄懂外匯存底的意義是什麼。所謂外匯存底,就是指一個國家握有外國貨幣的準備金或頭寸。外匯,就是外國貨幣(如:外幣現金、外幣存款、外幣支票、匯票)或可快速兌換為外幣的海外有價證券(外國公債、公司債、國庫券或股票等),或者是能換成外幣的黃金。存底,就是中央銀行儲備澎湖民宿一些外匯,以支應市場的買匯需求。民間人士也能持有外匯,當一個人在台灣握有美元、歐元、美國公債或黃金時,他可以拿這些外匯(美元、歐元、美國公債或黃金)到海外買東西。這種東西,就叫外匯。國家持有的外匯,才被稱為外匯存底,又稱外匯儲備,這是一國央行拿在手上的一堆海外貨幣(外匯)。為何央行要儲存一堆外匯呢?因為當台灣商人將國內產品拿到海外市場去賣時,售貨所得的美金,並不能直接拿回台灣使用,而必須換成新台幣。他到哪裡換呢?要到銀行去換。銀行拿了美元,放出新台幣給商人,手上就多了一堆美元。這些美元,銀行也不能在台灣使用,所以又得拿到中央銀行交換新台幣。中央銀行從銀行手中拿到美元,就會放出等量的新台幣給銀行,等於放出一堆新台幣通貨到國內市場。這些通貨,表面看來好像是由央行創造的,實際上是台商的海外銷貨所得創造的。所以,在匯率自由交換下,外匯存底激增的主要來源是出超---一國的外貿出超過酒店經紀多,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就會激增。在貿易與匯率自由下,一個國家的外貿出超會造成匯率上升,最後導致國內銷往海外的貨品價格上揚,從而降低了海外市場的銷售競爭力,進而減少出口並讓出超數字下降。出超數字下降,則台商賺回國內的外匯將減少,甚至新台幣還因國內進口貨品而反向流出,則匯率會下滑,外匯存底也因入超而下降。理論上,匯率自由波動,會讓國際貿易達成自然平衡,而一國中央銀行也不必囤積過多的外匯準備,只要維持一國出口數量的三到六個月外匯(幣)儲備即可。為什麼呢?因為中央銀行只是貨幣的中介者,是國內商人與銀行需要外匯(幣)時,可以找到的最大間可換匯銀行。中央銀行只是銀行的銀行,是銀行把過多的外匯,賣給中央銀行而已。更精準來說,銀行買匯或賣匯,是通過外匯市場來進行自由買賣與交換,並讓外匯的供給與需求通過市場力量平衡。中央銀行也只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之一,故當外匯市場的其他參與者---銀行,因婚禮佈置為民眾大量買美元而需要美元外匯時,銀行一面倒地大買美元外匯頭寸(部位),會讓新台幣匯率因而急遽重挫。這時候,市場上最大間的銀行---中央銀行就把外匯存底拿出來拋售,以平抑新台幣匯率。反之,當市場上有熱錢流入時,比如美國人跑到台灣的銀行大買新台幣,使得銀行不斷拿到美元時,過多的美元部位會拿到外匯市場賣,造成美元不值錢。美元價格走低,台幣自然就升值。如果市場上一夕之間充滿賣匯的壓力,新台幣就會遽升。瞭解了前述外匯存底、外匯市場、外匯與一國出超(出口多於進口,外幣流入國內)、入超(出口小於進口,台幣流出國內)之間的關係後,我們回過頭來看前述A與B的問題。如果情境B是因為國際熱錢大量流入台灣,造成新台幣一天大升1元,三天就升破10%的話,則短短三天內,因出口商來不及因應這樣匯率的急遽升值,就會造成出貨損失(因為之前是以1比30議價,突然升到27元,等於少賺3元)。央行這時不干預匯率,國內出辦公室出租口商就會蒙受短期出貨損失。而國際熱錢如果既不投資台灣,也不買股票,也不買房子,也不買機器生產設備,只是把錢存在新台幣存款中,三天後,再把熱錢以27元台幣兌1美金匯出去,則他一出一入,就賺走了約10%的錢。苦的是誰呢?國內出口商才剛把報價調升到1比27,又忽然跌回30元,弄得市場大亂,生意也不知該怎麼做,嚴重干擾了出口的穩定。如果情境B的狀況中,國際熱錢在央行不干預下,也買了股票、也買了房子,造成台灣股市、房市大漲,這時,一樣會產生資產泡沫危機。換句話說,央行不干預匯率,讓國際熱錢不斷流入台灣,最後外資在高點賣了股票、賣了房子,資產一樣會泡沫化,而外資還能在新台幣高點出脫台幣,換回美元。這等於資本利得與外匯利差兩頭賺。慘的是誰呢?全體國民!所以,央行能不選擇情境A,出手干預匯率嗎?當央行總裁選擇出手干預匯率,則國際熱錢賺不到短短三天內的匯差,國內出口商也不會因為這突如其然、無法計算農地貸款的匯率波動而大傷腦筋,則國泰民安,大家相安無事。國際熱錢在匯率平穩的狀況下,可能考慮選擇投資台股或台灣房地產,則股價、房價會被推升。但因市場自由交易,比較聰明的台灣人會選擇把股票、豪宅倒給外資住套房,則外資也不是笨蛋,自然要好好考慮一下。所以資產泡沫化就不一定會發生。當然,央行出手干預匯率時,因為會釋出台幣到國內,造成貨幣供給數量激增。這時候,央行也沒那麼笨,也會等量發行定存單或國庫券,甚至升息或調高存款準備率,收回市場過多的游資,讓貨幣供給數量降低,所以熱錢膨湃的現象就未必會發生。就此而言,只要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得宜,干預匯率是比不干預好很多---原因是,台灣市場太小,沒有放任匯率自由的本錢。如果台灣不是國際孤兒,且新台幣是強勢貨幣,台灣人又是2.3億人而非0.23億人,則新台幣滿天下,台灣人的內需市場又夠大,則台灣的中央銀行沒有囤積外幣以供民間兌換外匯的必要,因為新台幣在海外借錢流通與台灣民間市場的力量,就會自動平抑掉匯率的不正常波動。簡單說,國際熱錢流入一個2.3億的大市場,和流入0.23億人口的小市場,所引起的匯率震盪絕不可能相提並論。又更簡單說,如果新台幣能像美元、歐元、日圓那樣能成為國際市場所接受的支付貨幣,那民眾出國不必匯換,銀行到外匯市場買匯、賣匯的需求也降低,銀行的銀行--- 中央銀行,自然也不必握有一堆外匯頭寸以因應市場換匯需求。再換個角度說,如果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不夠支應國際熱錢流出的換匯需求時,一般正常國家可以找國際貨幣基金(IMF)調頭寸、融資點外幣進來撐,可是台灣不是IMF成員國,新台幣也不是國際通行的貨幣,國際人士更不會在台幣重挫時逢低布局新台幣來讓台幣漲回來。這時候,誰來幫新台幣呢?當然還是手握多一點外匯存底的中央銀行,才會是新台幣與台灣匯率市場的捍衛戰士!台灣因為國情特殊,加上市場淺碟,故形成了政府必須擁外匯存底以自重的特殊花蓮民宿國情。許多大眾讀者並不是很明白外匯存底的真實意義,所以被市場上一種偏頗性的觀念所錯誤引導,認為台灣的外匯存底過多是不健康的。是耶?非耶?請君自判!台灣的資產是有可能泡沫化,但絕不要輕易把資產泡沫化與外匯存底過高畫上簡單的等號,這樣等於一筆抹滅六A級央行總裁的重要貢獻。比起亂印鈔票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等一干人等,彭淮南捍衛台幣與控制貨幣數量的成績,顯然好太多了。最後補充一點,台灣近年外匯存底激增的主因是國際貿易出超。通常出超國的人民不是把賺來的錢在國內消耗掉,就是大量進口海外貨品來消費。但因台灣內需市場小,所以進口貨物沒法子平衡出超,內需又沒消耗掉熱錢,才讓資產價格虛漲。資產價格虛漲,而國內貧富差距過大,才引發人們對資產泡沫的疑慮。加上政府保護出口而壓低匯率,造成出口商人賺大錢又買豪宅,國內民眾只能當個死薪水族乾瞪眼。這種朱門酒肉臭、路有窮薪族,卻是另一個問題了!王志鈞好房網2011/11/2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53ninx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